什么?中国流量费比欧盟贵40%!我被这篇报道吓到了!
话说,那天看完上合峰会(
正准备开吃,忽然被这篇报道吓到了!
妈呀!怪不得我每月零花都不够,原来流量费这么贵!这么贵!
话说,文章里写得很是详细,于是小编和老铁本着花钱花个明白的心理决定仔细看一遍,回头找补点流量费回来买煎饼也是极好的。
话说,老铁有事没事经常出国,还超级抠门,碰巧还是通信业人士,开头看报道的时候不住点头:嗯,嗯,芬兰通信费真是便宜,法国也不错,印度今年真是格外便宜。可是看到后来,老铁觉得有点不对劲了,“咱们这通信费虽然不便宜,但是不至于这么贵啊。”
较真起来拦不住。于是老铁立刻上网搜资料,趁机给小编详解了这篇报道里的几个小(大)问题。
先从差点把我们煎饼吓掉的“死贵死贵”开始,文章里用的是芬兰、法国、意大利等欧盟国家,还有我们的近邻印度,和中国的流量费比价,从而得出结论。那么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的?我们来看一看。
根据作者提供的这个调研机构,老铁查到了报告原文↓
从标红可以发现作者的第一个问题,误将2018年4月的数据(2.9欧元/GB)错当作2017年11月的数据(3.3欧元/GB)。这个暂且不说,老铁继而找到了Rewheel一篇较为详细的比价报告,请见↓
此图一目了然。按工信部去年底发布的最新流量单价(26元/GB),按此报道中的汇率进行换算,约为3.41欧元/GB,略高于OECD国家均价(绿色柱子),在此图中大概位于中部。而作者所选取的比价对象芬兰、法国,其流量单价却是欧盟最便宜和次便宜的国家(横轴右侧),资费远远低于欧盟平均水平和其他欧盟国家。显然,这是“以长攻短”,此文选取样本明显偏颇。
在国际比价方面,老铁建议参考最权威的国际电信联盟(ITU)的数据。ITU是联合国专设的电信部门。在其《衡量信息社会》(2016)报告中,ITU给出了全球182个经济体的移动宽带总排名。↓
可以看到,中国在预付费和后付费两项排名中分列第53和70名(排名越靠前资费越便宜),而印度则分列第118和103名。
之前有专家特别强调过,这里要注意两点:一是ITU在我国选取的是北京的资费样本,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,北京的通信费在全国可是最贵的,所以我国样本价格明显高于我国平均资费水平;二是2015年来,我国提速降费工程持续推进,三家基础电信企业让利千亿元,通信费大幅降低,同等的降幅在国际上并不多见。
所以严格说来,我国在ITU总表中的排名应该更靠前。我国通信资费虽然不是最便宜的,但是从各方评价来看,普遍共识是目前处于全球中低水平。老铁语重心长地对小编说:通信比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,因为通信套餐种类繁多,内容不一,附加的增值包五花八门,这些都会反应在总套餐价格中,所以一般的权威机构在比价的时候也会再三斟酌,选取一个相对最为公平的比价体系,比价样本的选取也要全面,结论才能相对客观。建议媒体在比价的时候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,务求科学,以免对公众造成误导,给行业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。
说完要点,再来看细节。此篇报道中还有多处硬伤,老铁逐个说。先看下面标红部分↓
老铁在作者提到的这份《Mobile Broadband Prices in Europe 2017》报告的第68页找到了数据出处↓
老铁发现了报道的一大硬伤!
猛敲黑板!!!
3.64和5.7欧元所属一列有个“PPP”,有没有它的区别可太大了!
PPP是“购买力平价”的缩写。所谓购买力平价,是两种货币在本国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商品与服务时的价格比率,用来衡量对比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。例如,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,在中国用80元人民币,在美国用20美元,也就是说,在这些商品上,4元人民币购买力相当于1美元。
感受到了吧?购买力平价是一个参照比价体系,和绝对价格完全是两回事,所以压根不具可比性。
还不明白?再来感受下这个知识点。按购买力平价算法,中国的GDP早在2014年就超过了美国。然而,根据2017年最新数据,我国GDP规模实际约为美国的三分之二。
所以,搞明白PPP和绝对价格的巨大差异了吧?它们本该是河两岸,永隔一江水,奈何被作者硬拉到了一起。
作者在报道中用欧盟的购买力平价价格和中国的绝对价格对比,这样比价完全没有科学性,结果只能是误导大批吃瓜群众。
吭……吭……我们继续,请注意下面图中标红的报道↓
在报告的第61页,老铁也找到了原始数据↓
看到了没?依然是PPP——购买力平价。这里不仅作者提到的20GB流量业务是11.21欧元(购买力平价),10GB、5GB的业务同样是这个价格。有没有觉得不合常理?不知道此文作者有没有搞明白,小编和老铁是彻底蒙圈中……
还有,下面这句报道内容↓
对应的原文是这样的——报告第9页↓
这里的扣分点增加到了两个:一还是误把购买力平价当成了绝对价格;二是把2GB的价格误看成5GB的价格。
这样一篇各种错误的报道,被广泛传播,小编和老铁吓得赶紧吃了口煎饼,压压惊……
报道中还提到了芬兰的Telia和法国的SFR,老铁尝试登陆这两家公司网站,奈何都不是英文,天书天书……
虽然浏览器有翻译功能,但是本着对报道负责的态度,小编认为没有亲自调研,就暂且不该发表针对性言论。
不过,老铁还要再唠叨两句(活捉话痨一枚)。话说,芬兰被认为是世界上移动流量的消费中心,在老铁印象里,早在十年前的各种数字化排名中,芬兰就始终是稳居前列的,可以说是一骑绝尘;而法国的SFR是竞争性运营商,也就是市场上的挑战者,靠的就是激进的促销来抢对手的市场;印度更甚,去年一年,印度在Jio杀入市场后经历了血雨腥风的一年,极其惨烈,小编之前也很多次看到外媒中印度运营商的集体诉苦——深陷恶性价格战却无法自拔,而印度政府也是毫无良策,不夸张地说目前已经处于失控状态。
所以这三个对比目标其实是有各自的独特性的,基本见谁秒谁,这样的对比意义非但不大,而且很容易造成恶劣影响。小编真心想说:媒体人手中的笔可以春风化雨,也可以杀伐四方。不论是涉及任何对象的报道,在出手之前都该几经斟酌,尤其是数据,对于上市公司来说,影响可大可小,千万要慎用记者的影响力。小编也时不时会做财报,每次涉及到数据,都恨不得趴到纸上,核对好几次,眼睛都要瞎了哈
但是,作为一位消费者,小编还是要忍不住对三大运营商大声喊一句,虽然这篇报道确实有明显的瑕疵,但是“不限量”套餐确实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,在宣传业务的同时一定要对消费者尽到告知义务,避免让消费者有掉坑的感觉。
另外,再过半个月流量漫游费就该取消了,之前时不时送流量的活动咱不能停啊!省下的钱小编和老铁要用来买顶配煎饼哈
编辑:梁晨
封面:王阳